
前沿资讯
1727506220更新
0
9月27日,主题为“设计无界 新质生长”的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4)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拉开帷幕。大会开幕式上,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等共同发布了包括“同济—腾讯大设计大模型行动”在内的一批创意设计产教融合项目。
同济-腾讯大设计大模型行动(TT)致力于在设计领域构建一个全新的大模型生态。通过整合设计院校、专家、产业和消费者的力量,推动教学和产业创新,实现大规模、个性化的发展。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设计学科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同济大学以其在工程、建筑和设计等领域的深厚底蕴,与腾讯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广泛的产业生态相结合,共同探索设计领域的新突破。
“同济-腾讯大设计大模型行动”利用大模型技术丰富设计学科的教学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并通过整合设计院校、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创建一个动态更新的教学内容库。
在产业升级方面,该项目致力于推动设计领域的创新,加速设计成果的商业化进程。通过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促进设计与制造、营销等其他产业环节的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人才培养是该项目的另一个关键目标。通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该项目旨在为设计产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战经验,同时利用大模型技术为学生提供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学习平台。
科研转化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环节。该项目通过大模型技术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科研的实用价值,并建立科研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产业化。
此外,该项目还致力于打造一个全链路创新平台,连接设计院校、专家、产业和消费者。这一平台将实现设计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设计效率,并通过平台实现设计需求的快速响应和满足,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合作的首个成果,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教授的SustainX研究团队与腾讯教育团队共同开发了“AI智能体创作平台”。该平台的首个成果“Prof. Lou智能体”已经亮相,它通过学习娄教授的大量公开发表的著作、演讲、新闻、对话及社交媒体文本,展现出了强大的专业问答、课堂教学和知识科普能力。
为了打造这一智能体,腾讯采用了包括提示词工程构建、AI工作流搭建和知识库调优等多种优化方式。未来,“Prof. Lou智能体”将进一步提升其多模态能力和从事复杂设计任务的能力,依托AI智能体创作平台,更多的专家级智能体将被开发出来。
腾讯和同济大学还计划进一步打造同济特色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研产业转化的生态体系,为创新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持。这一合作项目的启动,不仅是同济大学与腾讯公司合作的里程碑,也是设计学科与产业融合的一次重要尝试。